-
中棉所叶武威研究员团队揭示棉花耐碱新机制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叶武威研究员团队研究了碳酸氢钠胁迫下棉花的应激响应机制,为棉花耐碱胁迫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相关研究结果以 “Cotton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novel biological pathways that eliminat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under sodium bicarbonate (NaHCO3) alkaline stres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基因组学(Genomics)》上(IF=5.73)。随着全世界盐碱地面积的持续增大,盐碱胁迫已成为限日期:2021-07-13 发布者:国家棉花联盟 阅读(986)
-
中棉所叶武威研究员团队揭示棉菌共生提高棉花耐盐性的分子机制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叶武威研究员团队开展了棉花与真菌共生对棉花耐盐性影响的相关研究,发现棉花可与大丽轮枝菌建立共生关系并形成共生体进一步提高棉花耐盐性,为棉花耐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结果以“A novel raffinose biological pathway is observed by symbionts of cotton≡Verticillium dahliae to improve salt tolerance genetically on cotton”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农学与作物科学学报(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日期:2021-10-25 发布者:国家棉花联盟 阅读(254)
-
中棉所李亚兵研究员团队揭示绿肥覆盖提高农田生态效益的机制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亚兵研究员团队开展了农田种植制度优化相关研究,通过综合评估不同玉米种植制度的环境、经济和净生态系统经济效益,发现二月兰和玉米轮作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更清洁高效的玉米生产方式,为农田种植结构优化、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以“Advantages of an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maize rotation in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active nitrogen losses and increasing net ecosystem日期:2021-10-26 发布者:国家棉花联盟 阅读(250)
-
中棉所李付广研究员团队系统总结乙烯在纤维发育中的作用机制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付广研究员团队通过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棉花中乙烯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组分,并系统讨论和综述了乙烯在植物表皮毛发育中的分子机制,提出了乙烯介导的纤维发育的调控网络。相关综述文章以“Dynamic roles and intricate mechanisms of ethylene in epidermal hair development in Arabidopsis and cotton”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IF= 10.151,Q1)上。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器日期:2021-12-10 发布者:国家棉花联盟 阅读(271)
-
中棉所崔金杰研究员团队发现低浓度溴氰菊酯导致棉蚜种群隔代扩张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崔金杰研究员团队开展了溴氰菊酯对棉蚜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作用评价的研究,发现低剂量溴氰菊酯可导致棉蚜种群隔代扩张并改变了其代际间共生菌组成。相关研究结果以“Sublethal exposure to deltamethrin stimulates reproduction and alters symbiotic bacteria in Aphis gossypii ”为题于2021年12月14日发表在农林科学1区期刊《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IF=5.2日期:2021-12-17 发布者:国家棉花联盟 阅读(262)
-
中棉所崔金杰研究员团队发现CYP321B1基因影响斜纹夜蛾对单宁的解毒代谢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崔金杰研究员团队开展了斜纹夜蛾对单宁解毒代谢机制的研究,发现沉默 CYP321B1 基因影响斜纹夜蛾对单宁的解毒代谢,并导致斜纹夜蛾净增体重降低。相关研究成果以“Silencing of cytochrome P450 gene CYP321B1 effects tannin detoxifcation and metabolism in Spodoptera litura ”为题于2021年12月17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国际生物大分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日期:2021-12-21 发布者:国家棉花联盟 阅读(485)
-
中棉所杜雄明研究员团队构建棉花基因组变异综合数据库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杜雄明研究员团队通过整合陆地棉( G. hirsutum )和亚洲棉( G. arboreum )的基因组、重测序基因型数据和表型数据,构建了界面友好、交互性强的棉花基因组变异数据库(Cotton Genomic Variation Database,CottonGVD)。相关研究以“CottonGVD: A Comprehensive Genomic Variation Database for Cultivated Cottons”为题于2021年12月21日在线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杂志(IF=5.75日期:2021-12-23 发布者:国家棉花联盟 阅读(523)
-
中棉所邢朝柱研究员团队在棉花胞质不育及育性恢复方面取得新进展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邢朝柱研究员团队围绕棉花胞质不育及育性恢复开展研究,构建了参与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发生的分子调控网路,并鉴定了潜在的育性恢复基因。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以“Integrated analysis of small RNA, transcriptome and degradome sequencing reveals that micro-RNAs regulate anther development in CMS cotton”和“Single-molecule real-time transcript sequencing of developing cotton a日期:2021-12-24 发布者:国家棉花联盟 阅读(519)
-
中棉所庞朝友研究员团队揭示棉花耐低温遗传机制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庞朝友研究员团队开展了棉花品种耐低温机制研究,发现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合成相关基因 GhSAD1 的变异是造成不同棉花品种低温抗性差异的主要因素。相关研究成果以“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variants of GhSAD1 conferring cold tolerance in cotton”为题于2021年12月19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实验植物学期刊(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IF="6.992)上。低温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本日期:2021-12-24 发布者:国家棉花联盟 阅读(546)
-
中棉所李付广研究员团队系统总结乙烯在纤维发育中的作用机制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付广研究员团队通过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棉花中乙烯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组分,并系统讨论和综述了乙烯在植物表皮毛发育中的分子机制,提出了乙烯介导的纤维发育的调控网络。相关综述文章以“Dynamic roles and intricate mechanisms of ethylene in epidermal hair development in Arabidopsis and cotton”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IF= 10.151,Q1)上。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器日期:2021-11-10 发布者:国家棉花联盟 阅读(335)